首页 脏腑文化 技术交流 英华随笔 寿世保元 小儿推拿 作者采风 资源共享 留言板
您的位置:首页-寿世保元
杏林百科(1117):脾胃的生理功能和基本病机
发布时间:2018/6/26 0:27:35     浏览次数:368


脾胃的生理功能和基本病机



脾位于腹中、横膈之下。脾主运化、主统血、主升清、主四肢肌肉、在液为涎、其华在唇、开窍于口,与胃互为表里。脾对维系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,故称“后天之本”。


主运化运,即转运输送;化,即消化吸收。脾主运化,是指脾具有对饮食水谷消化吸收,化生为精微物质,并将精微物质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中去的生理功能;也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、吸收、运输的功能。脾的运化功能,包括了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。

 
(1)运化水谷:水谷,为各种饮食物的泛称。运化水谷,即是脾对水谷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作用。饮食入胃,通过胃的“腐熟”和小肠的“化物”分解成水谷精微和糟粕,还要通过脾的进一步消化,并将其所产生的精微物质吸收,上输于肺。又经肺的宣发功能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,作为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。其中精微的部分,又在脏腑功能的作用下,化生为血,通过心脉输布全身,所以中医认为“脾为后天之本”,“脾为气血生化之源”。因此,脾的运化功能正常,才能为化生精、气、血、津液提供足够的水谷之精,给予脏腑、经络、四肢百骸、筋肉皮毛骨等组织器官充分的营养,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如果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失常,则会出现消化功能障碍,临床上可出现腹胀、便溏、食欲不振、倦怠乏力、气血不足、消瘦等症。


(2)运化水湿:脾主运化水湿,又称运化水液,是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。也就是说脾有促进水液吸收、转输、排泄的作用。人体摄入的水液,一方面通过脾的吸收转化布散全身,一方面在脾运化水湿的作用下,将各器官组织代谢后的水液,转输至肾,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,下输膀胱,排泄于外,从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。因此,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正常,人体各组织器官既能得到津液的充分濡润,又不致使水湿过多潴留在体内。如果脾运化水湿失常,而致水湿停滞生痰,就可引起水肿、痰饮等证。


脾有升清、喜燥恶湿的特性。升指上升和输布,清指水谷精微。脾运化水谷,吸收水谷精微,上输于肺,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,营养全身;其功能特点以上升为主,因此“脾气主升”;其上升的是精微物质,又称“脾主升清”。脾的升举,还具有防止人体内脏下垂的作用。故脾气升,才能使消化吸收的水谷精气上输于肺送达全身;若脾气不升,则会出现“中气下陷”,表现为少气懒言,久泄脱肛,胃下垂,或子宫脱垂,或其它内脏下垂等病证。同时脾还有喜燥恶湿的特性,若脾虚失运,湿邪内郁,久而困脾,出现头身沉重体倦、脘腹满闷不食、舌苔白厚、脉濡缓等证。


主四肢肌肉


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四肢肌肉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,才能使肌肉发达,四肢健壮。如果脾的运化失常,气血不能荣于四肢肌肉,则会出现肌肉消瘦,四肢无力,甚至痿废不用。


胃主受纳、腐熟水谷。受纳,即接受和容纳。腐熟,即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,变成食糜。饮食入口,经食道容纳于胃中,故称胃为“太仓”,“水谷之海”。水谷经胃的腐熟,下传于小肠,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。若胃的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失常,则可出现胃脘胀痛,纳呆厌食,嗳腐吞酸,或多食善饥等症。


胃气宜降:饮食入胃,经胃的腐熟后,必须下输入小肠,进一步消化吸收,所以胃主通降,以降为和,以下行为顺,从而保证水谷的不断下输和消化吸收。因此胃的通降作用,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。胃的通降是降浊,降浊才能继续受纳。如胃失通降,则不仅影响食欲,而且因浊气不降可出现口臭、脘腹胀闷或疼痛,以及大便秘结。如胃气上逆,则可见恶心、呕吐、呃逆,嗳气等症。

 
肝主疏泄


促进消化功能:脾胃的运化功能与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之间是否协调平衡密切相关。而肝的疏泄功能,和脾胃气机的升降密切相关。肝的疏泄,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,还体现于胆汁的分泌与排泄;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,实际上也是肝主疏泄功能的一个方面。肝的疏泄正常,则胆汁能正常地分泌和排泄,有助于脾胃的运化,促进消化吸收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,全身气机疏通畅达,则有助于脾升胃降,共同完成消化功能;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,影响脾的运化,症见两胁胀满,肠鸣泄泻。影响胃的降浊功能,在上则为呕逆、嗳气;在中则为脘腹胀满、疼痛;在下则为便秘。


脾与胃的基本病机


脾胃的病状可以概括为主腐熟运化及主升清降浊失常两方面:


(一)脾气虚


在气虚证基础上,以运化功能减退为突出是本证的特点。表现为面色萎黄,肌肉消瘦,倦怠无力,少气懒言,食少纳呆,脘腹胀满,食后尤甚,大便溏薄或腹泻。


(二)脾气下陷


脾气下陷又称“中气下陷”或“气虚下陷”,是脾气虚的进一步发展。表现除上述气虚症状外,尚有气陷症状。脘腹重坠作胀,食后益甚,小腹坠胀,便意频数,经久大便溏泻,肛门重坠,甚则脱肛,子宫脱垂,小便混浊如米泔等均是中气虚甚不能固摄而下陷的表现。

 
(三)脾不统血


脾不统血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证候。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兼见月经过多,崩漏,便血,尿血,肌衄(皮下出血),齿衄,鼻衄等出血症状。


“脾不统血”与“气不摄血”本无严格划分,二证表现基本相同。若从理论上说,气不摄血的出血是全身性的,咯血、吐血、便血、尿血、肌衄等均可能是气不摄血所致,其所指范围较广;而脾不统血主要是指脾气虚所致的出血,主要表现为便血与崩漏,可以认为脾不统血是气不摄血的一部分。


(四)脾阳虚 
脾阳虚,往往胃阳也虚,故亦称脾胃虚寒证。本证是脾气虚的进一步发展。在脾气虚的基础上,尚有腹中冷痛,喜温喜按,口泛清水,大便稀溏,白带量多、清稀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等寒象。脾阳虚=脾气虚+里寒。


(五)寒湿困脾

 
本证是指寒湿内盛,困阻脾阳所表现的证候。湿邪困脾有寒象者属之,表现为脘腹痞闷胀痛,口粘乏味,不思饮食,泛恶欲吐,腹痛溏泻,头身困重,面色黄晦,妇女可见带下绵绵,舌淡苔白腻,脉濡缓。

 
寒湿困脾与脾阳虚都有脾失健运、寒象及湿阻表现,但前者是寒湿外侵,湿为因,中阳受阻,病程短,属实证;后者是阳虚失运,寒湿内生,湿为果,病程长,属虚证或本虚标实证。


(六)湿热蕴脾


湿热蕴脾又称脾胃湿热。多因感受湿热外邪,或过食肥甘,酒酪酿湿生热,内蕴脾胃所致。表现为口苦粘腻,脘腹痞闷,纳呆厌食,恶心呕吐,口渴不欲饮,肢体困重,小便短赤,大便臭秽不爽,或有身热起伏,或见色泽鲜明之黄疸,舌红苔黄腻,脉濡数。


湿热蕴脾与寒湿困脾,在病机上皆为湿邪阻遏脾气所致,都表现为脾失健运的症状,其不同点在于前者为湿热,后者为寒湿。


(七)胃阴虚


胃之虚证,虽有气虚、阳虚及阴虚三种,然胃之阳气虚常随同脾之阳气虚出现,而胃阴虚则常独立成证。胃阴不足,胃失濡养,虚热郁于胃中,影响胃纳及和降功能。表现为胃脘嘈杂、隐痛及虚痞,饥不欲食,食后饱胀,口燥咽干,干呕呃逆,大便干结,舌红少津,苔少,脉细数。


(八)胃寒证


本证是胃的实寒证,由阴寒凝滞胃腑所致,故又称寒凝胃脘证。腹部受凉,过食生冷,寒邪凝于胃,致气机阻滞而发病。表现为胃脘冷痛,遇寒加重,得温则减,口淡不渴,或伴见胃脘水声漉漉,口泛清水,舌淡苔白滑,脉迟或弦。 
胃寒证须与胃气虚寒鉴别。前者为实寒证,当寒邪袭胃后而急性发病,病势较剧,病程短;后者为虚寒证,发病缓,病程长,迁延难愈,且多在脾胃虚证中出现,伴有脾阳虚不能健运的症状,如腹部胀满,食后更甚,大便溏薄清稀等。


(九)胃热证


本证是胃的实热证,又称胃火证。据其表现又可分为胃中郁热与胃火上炎两种证型。前者的病变局限在胃中,又称热炽胃中或胃中伏火,表现为胃脘灼痛,吞酸嘈杂,或食入即吐,或渴喜冷饮,或消谷善饥,尿赤便结,舌红苔黄,脉滑数;后者的病变不仅在胃,且循经上熏,沿胃经循行部位,致牙龈肿胀疼痛,面颊肿胀,牙龈出血,咽峡及扁桃体肿痛,口臭等症。胃热证须与胃阴虚证鉴别。前者为胃之实热证;后者为胃之虚热证。


(十)食滞胃脘


食滞胃脘又称伤食。由暴饮暴食,饮食过度而急发。表现为胃脘胀闷,甚则疼痛,嗳腐吞酸,恶心呕吐,吐出酸腐馊食,吐后胀痛得减,或矢气便溏,泻下物酸腐臭秽,舌苔厚腻,脉滑。



脏腑机能调整 版权所有.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如侵权到版权,请与王英华一脏腑机能调整网站联系,将及时删除!
联系人:王英华 手机:13869388629
您是第 位访客 鲁ICP备081069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