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脏腑文化 技术交流 英华随笔 寿世保元 小儿推拿 作者采风 资源共享 留言板
您的位置:首页-作者采风
中医妙术(1278):足阳明胃经穴位之三十五穴——犊鼻穴
发布时间:2018/4/22 14:42:25     浏览次数:343

 

        犊鼻穴


 


犊鼻,古代服饰,是犊鼻裈(kūn)的省略。亦省作“犊裩(kūn)”。 即短裤(一说围裙),形如犊鼻,故名。犊鼻。犊,小牛也,脾土也。鼻,牵牛而行的上扪之处。别名,外膝眼穴。“外”,外部。“膝”,膝部。眼,凹陷之处。“外膝眼”名意指本穴为膝外凹陷处,无它意。


功能:祛风湿,通经活络,疏风散寒,理气消肿,利关节止痛。


主治膝痛,麻木,屈伸不利,脚气。现多用于下肢瘫痪,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,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膝骨性关节炎、外伤等各种膝关节痛患者,膝部神经痛或麻木,下肢瘫痪,常为辅助用穴。



配伍


配膝阳关、足三里、阳陵泉,有温经通络的作用,主治膝及膝下病。


配梁丘、阳陵泉,有舒筋活络的作用,主治膝关节炎。

配阳陵泉、委中、承山,有行气活血的作用,主治髌骨脂肪垫劳损。


运用:现代常用于缓解治疗膝痛、下肢麻痹、屈伸不利、脚气。


针灸:产后乳汁少或完全无乳,称为缺乳。本病主要由于母体体质虚弱、乳腺发育不良,或产妇厌食、挑食以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,使乳汁分泌减少,或产妇过度恐惧、忧虑,影响垂体功能。中医学称本病为“乳少”、“乳汁不行”。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分,实证多由情致失调,情致不畅,经脉壅滞而导致乳汁不行;虚证多由身体虚弱,产后失血过多至气血不足,不能生化乳汁。针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效果。笔者根据多位名医的临床经验,发现应用犊鼻穴治疗此病有明显的疗效。


如治疗52例产后缺乳患者,年龄均在22~35岁之间,一般在产后1~2月就诊。其中气血亏虚型28例,乳汁不足甚或全无,乳房软而无胀痛感,面色苍白或萎黄,纳少,气短便溏,爪甲不华,舌淡,脉细;肝郁气滞型24例,乳少或全无,乳房胸胁胀痛,胸闷,胃院不舒,脉弦。


治疗时主穴取犊鼻,针后加灸;配穴:气血亏虚加足三里、中院;肝郁气滞加太冲、膻中,配穴只针不灸。经针刺治疗后结果52例全部有效,其中治愈:乳汁分泌充足,夜间以不配合其他代用品为准,能正常哺乳,计48例,占92.3%;好转:乳汁分泌较前明显增加,但夜间尚需一次代用品,计4例,占7.7%。

 

艾灸:用艾条回旋灸治5~10分钟,一天一次,可以治疗屈伸不利、脚气。

 

刮痧:用角刮法刮拭犊鼻穴,以出痧为度,隔天一次,可以治疗膝盖痛、下肢麻痹。

 

保健


现代上班族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,那就是久坐,久坐伤肉、伤脾,但这个问题又没办法解决,在办公室里不可能都站着工作吧!既然解决不了,就学会保护自己吧!很多人在座位上坐久了就感到两个膝盖特别难受、不舒服,站起来活动一会儿就好了。在活动时你再配合点按一下犊鼻穴。此穴因为就在膝盖外侧那个窝儿中,所以按揉起来也方便,也不用扩大范围,就在那个窝儿中按。


 膝关节是全身最容易受风寒侵袭的部位,因为在膝关节周围有几个直通向膝关节内部的孔隙。寒冷的冬季下身穿的衣服薄了,或者炎热的夏季下肢对着风扇或空调吹得时间长了,一般最先表现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膝关节。年轻的时候可以表现为膝关节炎,上了年纪之后,随着人体功能和结构退化,很容易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炎。所以平常一定要注意爱护好我们的膝盖,膝盖保护好了,就关闭了一道风寒等外邪侵入人体的门户。犊鼻穴又叫外膝眼,是膝关节病变的敏感反应点和特效治疗部位。经常按摩外膝眼,可以预防下肢、膝关节病变引起的膝痛、屈伸不利、下肢麻痹等症状。本穴又是膝关节日常保健常用穴,对膝关节的各种疾病有特效。

 

按摩:


1、正坐,在椅子上来回转动按摩环跳穴3分钟;接着将双脚放在盆内温水中泡两三分钟,待双脚都热了,用一只脚的足跟压在另一只脚趾缝稍后处,然后将脚跟向前推至趾尖处再回搓。回拉轻,前推重,以不搓伤皮肤为宜。每个趾缝搓50~80次,双脚交替进行。速度为每分钟90~120次。每晚1 次。


2、一些身体患某些疾病的人,会因为控制不了大便,经常下痢或者将大便拉在床上。造成这种情祝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消失或者减退了。还有一些人经常感到膝中疼痛、酸软,要么无法站立,要么不能久站。长期坚持按摩犊鼻穴,具有很好的保健调节作用。


3、揉按犊鼻穴5分,可减轻剧烈运动造成的膝关节疼痛。长期坚持用中指指腹按摩犊鼻穴,每次1~3分钟,可以改善膝部疼痛、酸软等症。


4、用手掌小鱼际敲击2~3分钟,长期敲击,可改善下肢麻痹、屈伸不利。

 

文献


《素问》: 刺犊鼻出液为跛。

《大成》:膝髌中,溃者不可治,不溃者可治,若犊鼻坚硬,勿便功,先洗熨,微刺之愈。

《甲已经》:犊鼻肿,可刺其上。坚勿功,功之者立死。《胜玉歌》:两膝无端肿如斗,膝眼、三里艾当施。

《玉龙歌》髋骨能医两腿疼,膝头红肿不能行,必针膝眼、膝关穴,功效须臾病不生。

《灵光赋》 :犊鼻治疗风邪痛。


穴名考究


“犊鼻”一词最早出自《灵枢·本输》。《千金翼方》云:“凡诸孔穴,名不徒设,皆有深意。”《针灸甲乙经》指出了“犊鼻”穴的部位——“在膝髌下脍上侠解大筋中”。《灵枢·经脉》篇日:“胃足阳明之脉,起于……其直者……抵伏兔,下膝髌中……”此即言“犊鼻”该当位于“大筋中”,而有别于位于膝下的两傍之“膝眼”穴《甲乙经》中该言:“在膝髌下月行上侠解大筋外陷中”了。自从《甲乙经》确定了“犊鼻”穴的部位以后,《千金要方》,《外台秘要》,《素问》王冰注,《十四经发挥》,《针灸大成》,《针灸集成》等历代中医名着皆师承其说,就是现代针灸教科书中都注有:“出处:《甲乙经》,在膝髌下历上侠解大筋中。”然注体表定穴法时又云“屈膝,在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取穴。”然“在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中”早已被命名为“膝眼”穴,且华佗已用之。《千金方》日“膝眼穴在膝头骨下两旁陷者”。宛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2月第5卷第6期宛中《小品方》明确指出“膝眼穴在犊鼻两傍陷者中”。《千金要方》,《外台秘要》等对此处亦名“膝眼”,而不另注“外膝眼”即“犊鼻”,且书中记载灸脚气用穴中“犊鼻”及“膝眼”列同一处方中。可见“犊鼻”穴与“膝眼”穴实有区别,若将犊鼻穴体表定位指“外膝眼”穴,实有乖经意。然《会元针灸经》说“犊鼻者,是两膝眼如牛犊之鼻状,故名犊鼻。”



脏腑机能调整 版权所有.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如侵权到版权,请与王英华一脏腑机能调整网站联系,将及时删除!
联系人:王英华 手机:13869388629
您是第 位访客 鲁ICP备081069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