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脏腑文化 技术交流 英华随笔 寿世保元 小儿推拿 作者采风 资源共享 留言板
您的位置:首页-作者采风
中医妙术(59):二十四节气灸
发布时间:2014/10/7 0:05:40     浏览次数:1066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二十四节气灸

“节气灸”是根据一年当中的二十四节个气,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方法。如立春、小满、芒种是预防与治疗消化性疾病的好时机;立秋、立冬、春分时是预防与治疗中风的好时机;大暑是预防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好时机……

所以在节气时进行艾灸,可以温壮元阳,激发经络之气,调动机体的潜能,调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,使人体更好地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,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。

立春灸(正月初二):立春揭示了春天的开始,万物开始复苏。立春养生要顺应阳气生发的特点,强调疏肝健脾。    

艾灸穴位:选择:大椎、肝俞、脾俞、关元、神阙、中脘、太冲、

雨水灸(正月十七):雨水节气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,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。雨水节气应着重“调养脾胃”。    

艾灸穴位:天枢、神阙、关元、足三里、大椎、肾俞、肝俞;期门

惊蛰灸(二月初二):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被惊醒。阳气从这个节气开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发。惊蛰节气养生重点以“健脾、利湿、化痰”为主。

艾灸养生以壮人体阳气之穴位:大椎、命门、肾俞、关元、神阙、足三里、丰隆、涌泉

春分灸(二月初十七):这一天又是春天刚刚过去一半。应尽量保持脏腑、气血、精气等生理活动的“内在运动”与脑力、体力和体育运动等的“外在运动”和谐一致。

艾灸穴位:大椎、肝俞、命门、脾俞;关元、神阙、中脘、膻中、太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清明(三月初三):是高血压的易发期,养生原则以调节平衡血压为主。

艾灸穴位:大椎、至阳、命门;任脉:鬼哭穴、足三里、合谷、关元、神阙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谷雨灸(三月初十八):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是各种神经痛(如肋间神经痛、坐骨神经痛、三叉神经痛等)的高发期。  

艾灸调养:肾俞、命门、环跳、风市、三阴交等

立夏灸(四月初四):心脏在本季节最旺盛,功能最强,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。立夏节气后尤其要特别对心脏阳气的养护。

艾灸养生:大椎、至阳、命门,或督脉排灸。

小满灸(四月初十九):小满节气,预示着闷热、潮湿的天气即将到来

艾灸穴位:大椎、肾俞;关元、神阙、足三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芒种灸(五月初十): 本节气养生原则应以“健脾利湿”为主。穴位处方同小满。

夏至灸(五月初二十一):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。夏至阳气旺盛,盛极则必反,故有“夏至一阴生”之说。此时阴气已开始生长,人体在这个节气极其脆弱,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,容易产生疾病,特别是心脑血管病。夏至节气的养生应注意保护阳气。

艾灸督脉诸穴,尤以大椎、至阳、心俞、命门为要,关元、神阙,巨阙。

小暑灸(六月初七):小暑很热,但尚未达到极点,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。

艾灸穴位:大椎、肾俞、心俞;神阙、关元、膻中、涌泉、合谷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大署灸(六月初二十三):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,值中伏前后。是心脏病高发的季节。对于每逢冬季发作的、以阳虚为主的慢性疾病,如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支气管哮喘、腹泻、风湿痹证等证,是最佳的“冬病夏治”治疗时期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艾灸穴位:同小暑灸

立秋灸(七月初九):从这一天人体出现阳消阴长,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阶。养生原则应“滋肺阴、敛肺气”,宜收不宜散。       

艾灸穴位: 大椎、肾俞、脾俞;关元、神阙、中脘、章门、太白。以神阙纳盐灸为最佳。

处暑灸(七月初二十四):暑气结束的时节。         

穴位:大椎、肾俞、心俞、神阙、关元、膻中、涌泉、合谷。以神阙纳盐灸为最佳

白露(八月初十一):是人们常说的“秋燥”,

艾灸穴位:大椎、肺腧、肾俞、脾俞;关元、神阙、足三里、中府
    
秋分灸(八月初二十六):秋分是夏季的结束、秋季的开始。 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原则,使机体保持“阴平阳秘”。 

艾灸调养:大椎、肺腧、大肠俞、肾俞、关元、命门悬灸。

寒露灸(九月初十二):“寒露”是“水气遇寒凝结”的意思,人体阳气收敛,阴精潜藏于内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艾灸调养,大椎、肺腧、肾俞、八髎;神阙、关元、太渊、足三里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霜降灸(九月初二十八):霜降,开始降霜。中老年人易出现怕冷、咳嗽、痰稀、咽干、口唇干燥、鼻塞这些凉燥伤肺的表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艾灸调养,大椎、脾腧、肾俞、关元、神阙、涌泉、膻中   

立冬灸(十月初十四):立冬节气人体的阳气潜藏,阴气渐盛,草木凋零,万物伏藏。从这个时节开始便进入了进补调养的最佳时期。人体正好养精蓄锐,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好准备。

艾灸调养,大椎、关元、神阙、足三里、肾俞、涌泉、京门、三阴交

小雪灸(十月初二十八):小雪节气,预示着开始降雪。人体容易出现失眠、烦躁、悲观等不良情绪。保持形神合一的健康状态是小雪节气的养生要点。

艾灸穴位:大椎、至阳、肾俞、心俞;涌泉、关元、神阙、膻中、艾灸胆经诸穴

大雪灸(十一初月十三):随着大雪节气的到来,出现降雪,人体的外周血管在低温状态下会发生痉挛、收缩,血管阻力上升,从而引起心脏的负荷加重和自身的缺血。因而也不能保证大脑和其他脏腑组织器官的供血供氧,心脑血管病在这个季节容易高发。另外,冬季年老体弱的朋友易患呼吸系统疾病,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、肺炎、气喘等,这些都会加重原有心脏血管疾病的病情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艾灸穴位:大椎、至阳、肾俞、心俞;涌泉、关元、神阙、膻中。应以“补肾滋肝、祛风通络”为主。

冬至(十一月初二十八):冬至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。

艾灸穴位:大椎、肾俞、脾俞;太溪、关元、神阙、中脘

小寒灸(十二月初十三):小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。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,本节气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,抵御严寒侵袭,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,从而达到养生目的。古人素有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的说法。

艾灸调养:本着“冬暖脊背、夏暖肚”的大原则,此节气可在诸阳经上任何具有滋补作用的穴位施灸,最常用的就是督脉大排灸。任脉:神阙、关元、膻中

大寒灸(十二月初二十八):民间谚语有“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,早喝人参黄芪酒,晚服杞菊地黄丸”。此节气是最佳的温补时节。

艾灸养生:同小寒节气灸

 

脏腑机能调整 版权所有.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如侵权到版权,请与王英华一脏腑机能调整网站联系,将及时删除!
联系人:王英华 手机:13869388629
您是第 位访客 鲁ICP备081069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