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脏腑文化 技术交流 英华随笔 寿世保元 小儿推拿 作者采风 资源共享 留言板
您的位置:首页-技术交流
脏腑机能调整对顽固性呃逆的调理
发布时间:2013/7/22 0:02:39     浏览次数:1298

 

  脏腑机能调整对顽固性呃逆的调理

   (以下文字,未经本人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,谢谢合作!)

    呃逆,即打嗝。古代中医称作“哕”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《内经》首先提出本病病位在胃,并与肺有关;病机为气逆,与寒气有关。如《素问•宣明五气篇》谓:“胃为气逆为哕。”《灵枢•口问》曰:“谷人于胃,胃气上注于肺。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,俱还人于胃,新故相乱,真邪相攻,气并相逆,复出于胃,故为哕。”并提出了预后及简易疗法,如《素问•宝命全形论篇》谓:“病深者,其声哕。”《灵枢•杂病》谓:“哕,以草刺鼻,嚏,嚏而已;无息,而疾迎引之,立已;大惊之,亦可已。”《金匮要略•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将其分为属寒,属虚热,属实三证论治,为后世按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。可见当时中医已经认识到,受寒与食积可致肺胃气机逆乱、胃气上逆而发生呃逆;呃逆也可能是病情较重的一种表现。

        
    女,47岁,患呃逆十余年,时止时发,昼重夜轻,便秘,身体无消瘦及其他症状,经过中药、针灸、按摩等多种疗法无效,自己也经常查找医学资料,观看电视上的养生节目,自行按摩攒竹、太白、足三里等穴位及第二掌骨全息部位,收效甚微。在朋友介绍下,到了预约的时间,来到我处,我看她双眼隐含郁气,知她此病是由情志不舒,导致木气横逆、胃失通降所致。问题原因,她说:“十几年前,与人争吵生闷气后出现打嗝,开始的时候,只是白天有打嗝现象,而且很少。当时还不知道这叫呃逆,周围的朋友有的说嗳气,有的说是干呕……”
    “嗳气、干呕和呃逆是有区别的。”我插话说,“从医学的角度来说,嗳气与呃逆虽然同属胃气上逆,有声无物之证,然而呃逆的特点为声短而频,令人不能自制;嗳气的特点则是声长而沉缓,多可自控。干呕与呃逆同有胃气上逆的病机,同有有声无物的临床表现,但呃逆的特点是气从隔间上逆,气冲喉间,其声短促而频;干呕的特点为胃气上逆,冲咽而出,其声长而浊,多伴恶心,属于呕吐病,不难鉴别。”
    “是的,后来打嗝频率增多,现在夜间也出现,经常影响到睡眠,非常痛苦。”
    既然气郁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,那首先要疏肝理气,清除瘀阻,活血降逆。中医认为,上病下治。我让她把裤脚挽至膝盖以上,观察她双腿两侧肝经、脾经、胃经的部位,她的小腿两侧静脉曲张严重,大腿两侧很多细小的血管凸显与于皮肤之外,左腿尤甚是右腿,我取注射器针头,先刺小腿怒张的血管,血喷似箭,血流较多。血污清理干净后,再调脏腑,做完后,即觉呃逆明显减轻。第二天反馈。病情改善很多,夜里睡眠好多了,我用后调三关、前通三焦的方法为其操作。第三天反馈,夜间已无呃逆现象,但这两天一直未排便。我继续沿用昨天的手法为其操作,第四天反馈,早上起来腹中疼痛,排便较多,白天呃逆的现象也很轻了。调至第六天的时候,除手法外,又刺血一次,第七天反馈,呃逆现象完全消失。
    情志不遂恼怒伤肝,气机不利,横逆犯胃,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动膈;或肝郁克脾,或忧思伤脾,脾失健运,滋生痰浊,或素有痰饮内停,复因恼怒气逆,胃气上逆挟痰动膈,皆可发为呃逆。正如《古今医统大全,咳逆》所说:“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,并不得行其志者,多有咳逆之证。”

 

脏腑机能调整 版权所有.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如侵权到版权,请与王英华一脏腑机能调整网站联系,将及时删除!
联系人:王英华 手机:13869388629
您是第 位访客 鲁ICP备081069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