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脏腑文化 技术交流 英华随笔 寿世保元 小儿推拿 作者采风 资源共享 留言板
您的位置:首页-资源共享
《寒热八十八方证》
发布时间:2012/10/5 22:50:05     浏览次数:1509

 

         寒热八十八方证

1    风寒束表型恶寒

    [病因] 风寒之邪外束,卫阳郁闭所致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,微发热,无汗,头身疼痛,口不渴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

    [治法] 辛温解表,疏风散寒。

    [主方] 麻黄汤加味。

2    寒中少阴型恶寒

    [病因] 素体心肾阳虚、寒邪乘虚直中少阴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无热,体倦肢冷,精神萎靡不振,呕吐,下利清谷,小便清长,舌淡苔白,脉沉微。

    [治法] 温阳散寒。

    [主方] 四逆汤。

3    阳虚阴盛型恶寒

    [病因] 劳倦内伤,或久病阳气衰弱,阳不制阴,于是阴寒内生而恶寒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,四肢冰冷,倦怠无力,少气懒言,口淡不渴,大便溏泻,小溲清长,面色白,舌淡,脉沉迟无力。

    [治法] 温阳祛寒。

    [主方] ①肾阳虚,用右归饮。②脾阳虚,用附子理中汤。③心阳虚,用        桂枝甘草汤。

4    阳盛格阴型恶寒

    [病因] 邪热深伏于里,阳气郁闭于内,不能透达于外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肢冷,烦渴喜冷饮,胸中烦热,腹部扪之灼热,咽干口臭,大便秘结,小溲短黄,舌红苔黄,脉伏。

    [治法] 清泻里热。

    [主方] 白虎汤或承气汤。

5    痰饮内停型恶寒

    [病因] 痰饮停滞体内,阳气不得宣通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,肢体沉重,胸腹满闷,饮食不香,口渴不欲饮,苔腻,脉滑。

    [治法] 通阳化饮。

    [主方] 苓桂术甘汤加味。

6    脐周恶寒

    [病因] 系由水饮内停,寒凝小肠,脾肾阳虚,阳不卫外所致。

    [症状] 脐周恶寒,如有冷风所吹之状。虽在暑月,夜晚与午夜就寝,腹部仍需用棉被覆盖。伴有腹        痛隐隐,肠鸣辘辘,大便溏薄,饮食不香,神疲乏力,面色少华,腰膝沉重,两足微肿,口干不        欲饮,舌淡,苔白滑,脉沉细而弦。

    [治法] 分利内饮,温阳散寒。

    [主方] 回阳救急汤加减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李用粹

    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。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。夜寒者,阴气旺于阳分。昼寒者,阴气上溢阳中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重阴者,昼夜俱寒。阳虚则外寒,阴盛则内寒。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,一切邪气怫郁于表        ,表中之阳气不能发越,皆令恶寒。恶寒者,虽居密室帏幙之中,猛火近热之处,仍觉憎寒拘急,甚则毫毛毕直,鼓颌战傈,非若恶风之候,见风则凛凛畏怯,无风则坦然自适也。恶寒有阳虚、劳倦、肺火、痰饮、伤酒、伤食、疮毒、郁火及产后等类型(略)。内外恶寒辨:外感恶寒,虽近烈火不除,内伤恶寒,稍就温暖即止。卫不和而恶寒者,调中益气汤。脾胃弱,补中益气汤。阳虚,四君子汤加黄芪、炮姜、肉桂、附子。        表虚,黄芪建中汤。浊痰滞膈,先用姜茶探吐,后用通圣散加减。肺火,甘橘汤加酒芩、天麦冬、山栀仁。恶寒久不已,服诸药不效者,亦宜解郁。大抵恶寒之症,种种不同。然世人以背恶寒属太阳经。此经气郁而不行,或浊痰阻滞经络,药中必加羌活以散太阳之邪。

7   半身恶寒

    [病因] 汗出偏沮,令人偏枯。

    [症状] 半身恶寒或恶风,易出汗,温度比健侧半身为低。

    [治法] 补气活血通络。

    [主方] 补阳还五汤加味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半侧寒冷,较为少见。患者白头至足,左半或右半身不温,汗出时亦一侧独无,当风则一侧先觉冷气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入骨,关节运动自如,酸软乏力,脉象沉细。用右归饮加当归、细辛,温运阳气,通其血脉。

8    寒 战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寒邪外束型寒战

    [病因] 外寒袭表,邪郁经络,腠理闭塞,卫气郁结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战栗,高热无汗,头身疼痛,舌苔薄白,脉弦紧。

    [治法] 辛温解表。

    [主方] 麻黄汤加味。

9    阳虚寒盛型寒战

    [病因] 阳气虚弱,或寒邪伤阳,阴寒内盛。

    [症状] 畏寒战栗,四肢厥冷,得暖则缓,口淡不渴,大便溏薄,小溲清长,舌质淡,脉沉微。

    [治法] 温阳祛寒。

    [主方] 四逆汤加味。

10   战汗透出型寒战

    [病因] 外感热病,邪正剧烈交争。

    [症状] 在外感热病过程中,突然恶寒,甚者肢冷,脉伏,继则全身透出大汗,汗后热退身凉。

    [治法] 益气回阳。

    [主方] 参附汤。

11    外寒风热型寒战

    [病因] 先有内热,继感外寒,致寒邪外束,热邪内郁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战栗,四肢厥冷,头身疼痛,发热,口渴,烦躁不安,大便燥结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        ,脉浮紧而数。

    [治法] 解毒清里。

    [主方] 防风通圣汤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恶寒时战栗,简称“寒战”,常见于“疟疾”等病。

    伤寒和温病过程中,有突然寒战,神情极疲,汗出后逐渐平静好转,称为“战汗”。这是患者正气虽        然虚弱,在遇到有恢复的机会,正气奋起,便与邪气交争的现象,正气胜则汗出而邪解。所以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后得汗则生,汗不得出则死,实为重要关头。如无虚脱现象,可听其自然,不必慌张,必要时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汤加减,以扶助元气。

    “振寒”与寒战相似,同样是发抖,其区别是:从内发出者为寒战,仅是形体耸动者为振寒。振寒多        由阳虚不能卫外,常伴腹痛泄泻,四肢沉重,小便不利等证,病在少阴,治宜扶阳,用真武汤。

12    长期早晚寒战

    [病因] 营卫俱虚,太阳与太阴失开之职。

    [症状] 早晚感恶寒,发寒战,全身如鸡皮,约1小时后,四肢冰凉,面色白,舌质淡嫩,脉象虚细。

    [治法] 温中补虚,调和营卫。

    [主方] 小建中汤《伤寒论》

13    夜半寒战

    [病因] 由于厥阴经气不充,无力使经气顺交太阴,血伤及气,阴伤及阳,阳虚则寒,故厥冷而战栗。

    [症状] 每晚12时发冷抖颤,四肢冰冷,近晨则大汗出,直至黎明,汗止栗定。伴有气短心悸,食后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腹胀,少腹冷痛,面色暗晦,舌淡紫,苔薄白,脉沉弦细。

    [治法] 益气助阳,敛汗固表,顺接阴阳。

    [主方] 再造,牡蛎蛎散类

14    但热不寒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邪热蕴肺型但热不寒

    [病因] 风热之邪上受,或外感寒邪,郁而化热,邪热犯肺,热灼肺津成痰,痰热壅阻,肺火清肃。

    [症状] 发热而不恶寒,咳嗽胸痛,咯痰厚稠,黄腥,鼻扇气粗,咽痛口渴,舌红,苔黄燥或黄腻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脉滑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清肺泄热,化痰止嗽。

    [主方] 麻杏石甘汤加味。

15    热炽阳明型但热不寒

    [病因] 邪热侵入阳明经。

    [症状] 不恶寒,反发热,壮热,面赤,大汗出,大烦渴,小溲黄少,舌红苔黄,脉洪大。

    [治法] 清泄气分邪热。

    [主方] 白虎汤。

16   热结肠道型但热不寒

    [病因] 邪热侵人于阳明腑。

    [症状] 壮热不恶寒,日晡为甚,腹满硬痛,按之坚实,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。甚则神昏谵语,烦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安,舌苔黄燥或焦黑,脉沉实有力。

    [治法] 泄热通腑,攻下燥结。

    [主方] 三一承气汤。

17    湿热郁蒸型但热不寒

    [病因] 夏秋之交以及阴雨潮湿季节,湿热相兼为患。

    [症状] 身热起伏而不恶寒,午后转甚,汗出不畅,渴不引饮,胸闷脘痞,身重,纳呆,舌苔黄腻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脉弦滑数。

    [治法] 宣气化湿,清热达邪。

    [主方] 三仁汤。

18    暑热伤气型但热不寒

    [病因] 夏月伤暑,汗出过多,伤津耗气,或露宿食凉,暑邪乘虚侵入体内。

    [症状] 发热不恶寒,头痛面赤,气粗,胸闷烦躁,口渴引饮,汗出过多,舌质红,苔黄燥,脉洪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清暑泄热,益气生津。

    [主方] 王氏清暑益气汤。

19    上热下寒

    ①是寒热错杂表现之一,系指患者同一时期,上部表现为热证,下部表现为寒证的证候。其在病因病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理上,是寒热错杂,阳盛于上,阴盛于下所致。

    ②是指,肾阳虚,阴寒盛于下,火不归元,而虚阳上越,此属下真寒,上假热之象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虚寒型上热下寒

    [病因] 下元虚寒,阳气上越。

    [症状] 面色微红似酣,足胫寒冷,全身形寒怕冷,大便溏泻,脉沉细。

    [治法] 通阳救逆。

    [主方] 白通汤。

20    虚火型上热下寒

    [病因] 肾阴亏损,致虚火上炎。

    [症状] 头热足冷,咽干,眼目红赤,胸中烦热,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滋阴降火。

    [主方] 六味地黄丸加味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足胫寒冷,面反微红似酣,兼见形寒,脉象沉细,或伴大便泄泻,系下元虚寒,阳气上越,称做“戴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阳”,为虚脱证候之一。急用白通汤回阳,可加猪胆汁或黄连少许反佐,以防寒热格拒。服药后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头汗出,        脉忽浮大者难治。

    肾阴亏而虚火上炎,也能呈现足冷头热,但多兼见咽干、目红,当用引火归元法,治宜七味地黄丸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胸中烦热者,加黄连少许以反佐。

21    半身发热

    [病因] 情志不遂,肝郁化火,暗耗肝阴,两侧为行气之处,肝阳化风,故半侧发热。

    [症状] 半身发热,白头至足似火燎之状。伴有头目眩晕,神疲心烦,半身发热以午后为甚。情志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舒畅则频频发作。面色红润,脉弦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熄风泄热。

    [主方] 镇肝熄风汤加减。

22   下半身发热

    [病因] 阴血亏虚,阳无所附。

    [症状] 下半身灼热如焚,尤以阴部为甚,头晕、自汗、咽干口燥、尿赤、手足心热、舌质偏淡、苔        薄黄而润,脉弦无力。

    [治法] 滋阴退热。

    [主方] 秦艽鳖甲散

23    上午发热

    [病因] 由于肝胃阳盛热极所致。

    [症状] 上午躁扰不宁,过午却较为安静,并能睡眠。上午体温40℃以上,午后下降为38℃左右,汗出身热,口渴能饮,舌赤苔黄,脉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清热生津。

    [主方] 白虎汤加味。

24    下午高热

    [病因] 少阳枢机不利,瘀血内阻不行,加上太阳之表阳虚,少阴之里阴亏损所致。

    [症状] 每日午后3时许发病,先觉背寒,接着发冷发热,手足心热,恶心,胸痛,四肢末端发凉,数        小时后自行消退,饮食不香,舌淡略暗,脉沉数弦。

    [治法] 和解少阳,活血化瘀。

    [主方] 小柴胡,当归承气汤

25     夜半发热

    [病因] 由于阴液亏耗,虚热内生所致。

    [症状] 日间体温正常。每到夜间自觉骨蒸潮热,尤以手足心热甚,睡则汗出,竟至不能安睡。头目        眩晕,气短心悸,口燥咽干,渴不欲饮,饥不欲食,舌红苔薄,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补肾健脾。

    [主方] 资生汤

26    恶寒发热

    恶寒发热为外感表证的主证之一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风寒侵表型恶寒发热

    [病因] 风寒侵入太阳经,腠理闭塞,卫阳被遏。

    [症状] 恶露发热,恶寒重,发热轻,头身疼痛,无汗,鼻塞流涕,咳嗽声重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

    [治法] 辛温发汗。

    [主方] 荆防败毒散。

27   风热犯肺型恶寒发热

    [病因] 外感风热,表卫不和,肺失宣降。

    [症状] 发热恶寒,发热重,恶寒轻,微汗出,头痛咽红,口干咳嗽,舌苔薄黄,脉浮数。

    [治法] 辛凉解表。

    [主方] 银翘散。

28   风湿客表型恶寒发热

    [病因] 风湿侵袭肌腠,阻遏清阳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发热,身体困重,头胀如裹,关节疼痛,舌苔白腻,脉濡数。

    [治法] 疏风祛湿。

    [主方] 羌活胜湿汤

29   暑湿交阻型恶寒发热

    [病因] 夏月伤暑,暑多挟湿,暑湿交阻,气机不畅。

    [症状] 恶寒发热,恶寒轻,发热重,头胀胸闷,呕恶,汗出,口渴,小便短赤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

    [治法] 祛暑清热。

    [主方] 新加香薷饮。

30   寒热往来

    指忽寒忽热,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,一天可发作数次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邪入少阳型寒热往来

    [病因] 伤寒太阳病不解,邪传少阳,邪正相争,邪胜则恶寒,正胜则发热。

    [症状] 寒热往来,心烦喜呕,口苦、咽干、目眩、胸胁苦满,舌边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

    [治法] 和解少阳。

    [主方] 小柴胡汤。

31   肝郁气滞型寒热往来

    [病因] 肝郁气结,郁久化火。

    [症状] 寒热往来,似疟非疟。伴有呕吐吞酸,嘈杂,胸胁痛,小腹胀,头晕目眩,舌淡苔薄,脉弦。

    [治法] 疏肝解郁。

    [主方] 逍遥散。

32    感染疟邪型寒热往来

    [病因] 外伤风寒暑湿,兼染疟邪。

    [症状] 寒热往来,隔日或3日发1次,发有定时。发作时先恶寒,继则高热,最后遍身汗出,热退身        和,舌质红,苔薄白或黄腻,脉弦。

    [治法] 去邪截疟。

    [主方] 七宝散。

33    湿热郁阻三焦型寒热往采

    [病因] 湿温病邪,热痰留恋三焦,三焦气化失司。

    [症状] 寒热起伏,汗出不爽,头痛烦躁,胸闷腹胀,恶心呕吐,口干饮少,小溲短黄,舌边红、苔        厚腻,或白如积粉,脉濡。

    [治法] 分消走泄,宣展气机。

    [主方] 黄连温胆汤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一阵寒一阵热,一天一次或一天有数次发作,称为“寒热往来”。这种发热,有时能够退清,有肘不能退清。凡是从外感传变而来的,都为少阳经证,常伴有口苦、咽干、目眩、胸胁胀满、脉象弦数等证,用小柴胡汤和解,不可发汗、吐、下。

    妇人月经不调,经前常有忽寒忽然,头胀,胸胁胀闷等现象,系肝气或肝火郁结所致,可用调经汤(即小柴胡汤合四物汤)。也有妇女月经适来或月经刚净,外感风寒发热,或在发热期内月经来潮,邪热乘虚袭人子宫,瘀热互结,亦使寒热往来,《金匮要略)称为“热入血室”,同样可用小柴胡汤泄热。但已经热人血室,应佐清营祛瘀,可在方内酌加丹参、赤芍、泽兰、焦山栀,热甚的并宜去人参加入生地。

    “疟疾”的主证,也是寒热反复发作,有一天一次,有两天一次,也有三天一次的,但与寒热往来的病情大不相同(以下略)。

    湿热痰浊郁于中焦,出现寒热如疟,汗出不清,胸闷呕恶,口干饮少,小便黄赤,大便或秘或溏而臭,用达原饮治之。

34    低 热

    (含功能性低热、慢性感染性疾病、内分泌疾病、肺结核、肿瘤、血液病、结缔组织疾病,以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)

    内伤发热是指以脏腑内伤为病因,导致脏腑气血虚损或阴阳失调引起的发热以低热(在37.5℃~38℃,持续时间长达2周以上,数月乃至数年)为主的病证。现多称“低热”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气郁化火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情志所伤,则肝气郁滞不得疏泄、郁久化热、甚则肝阳上亢,火随气窜所致。

    [症状] 以低热或午后潮热,热势与精神情绪波动而起伏,精神抑郁、胸胁胀痛,烦躁易怒为证候特点。伴有口苦而于,梦多,妇女则经前乳胀,或有月经错前,舌质暗苔黄,脉弦数,左关脉尤显。

    [治法] 疏肝解郁,清肝泻热。

    [主方] 丹栀逍遥散加减。

35    瘀血气滞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气滞、气虚、阳虚、寒邪侵袭,伤津耗液;或受外伤闪挫等,以致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血瘀,瘀血阻遏营卫,遂生低热。

    [症状] 以午后或夜间发热、口干咽燥,渴不多饮,肌肤甲错,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为证候特点。伴有肢体疼痛或有肿块,面色晦暗,眼周青黑,口唇青紫。女子月经闭止,或产后恶露不畅,少腹疼痛,脉细涩。

    [治法] 活血化瘀,调和营卫。

    [主方] 血府逐瘀汤加减。

36   脾胃湿热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劳倦内伤,饮食不节,饥饱失时,损伤脾胃,运化失司,湿自内生。若湿邪郁久化热,或感受湿热,或平素湿热内盛,蕴结不解,熏蒸肌肤,则发低热。

    [症状] 以低热或午后甚或日晡甚,胸闷身重头如裹,饮食不香为证候特点。伴有渴不欲饮,恶心呕吐,大便溏薄,舌苔白腻或黄腻,脉濡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清热利湿。

    [主方] 三仁汤加减。

37    气虚阳浮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劳倦气散,加之思虑气结,或饥饿气馁等因素,中气因而衰微不能运行,或滞于中,或陷于下。中气不足,阴火内生,发为低热。

    [症状] 以多在早晨低热有汗,气短乏力,劳累则病情加剧为证候特点。伴有头晕懒言,面色萎黄,自汗多,易于感冒,饮食不香,食后腹胀、大便溏薄,舌质淡,苔薄白,脉弱。

    [治法] 益气健脾,甘温除热。

    [主方] 补中益气汤加减。

38   血虚气浮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由于血是精气化生而来。如因思虑劳心过度、营血亏虚,或产后造成血虚等,则内无营守,阳气失于依附而浮越,于是便产生低热。

    [症状] 以低热,头晕眼花,稍劳则热势即起,心悸不宁,面色少华为证候特点。伴有体倦乏力,失眠多梦,筋惕肉晌,指甲干黄,妇女月经后发热,经量少或闭经,唇舌色淡,少苔、脉弱。

    [治法] 益气养血。

    [主方] 归脾汤加味。

39   阴虚阳亢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五脏阴液亏损,阴不足则阳无所依附,水不制火,阳气偏盛,故生虚热。

    [症状] 以午后潮热,夜热早凉,骨蒸潮热,五心烦热,两颧潮红为证候特点。伴有心悸失眠、失眠盗汗、口干咽燥、大便燥结、小溲短少、腰酸遗精、月经错前、舌质红而干、少苔,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滋阴清热。

    [主方] 清骨散加减。

40   脾肾阳虚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气虚型低热的病情发展深入阶段,而成为阳虚。阳气虚则阴寒内盛,火不归元,逼阳外越,遂成低热。

    [症状] 以自觉肌肤浮热,多发于午前,而又形寒怯冷,四肢不温、少气懒言、腰酸腿软为证候特点。伴有头晕嗜睡、面色白或嫩红,下肢浮肿,阳痿早泄,饮食不香,大便溏薄,舌淡苔薄而滑,脉沉细。

    [治法] 温补脾肾。

    [主方] 肾气丸加味。

41    邪留肺卫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外感时邪,高热退后,余邪未净,络热未清,故高热转为低热。

    [症状] 以高热治疗后转变为低热,且久不退为证候特点。伴有咽部发红,或有微咳,或有淋巴结肿        大,或有扁桃体略肿大,舌质红,苔薄黄,脉弦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清热解表。

    [主方] 银翘散加味。

42    邪踞少阳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外感发展,邪踞半表半里,少阳枢机不利,邪气出与阳争则发热,人里与阴争则恶寒,故而寒热交替往来在2周以上。

    [症状] 以寒热往来、口苦咽干,胸胁满闷为证候特点。伴有头胀、妇女月经不调,经前忽寒忽热,或在发热中月经来潮,舌苔薄黄,脉弦数。

    [治法] 和解少阳,调整枢机。

    [主方] 小柴胡汤加味。

43    营卫不和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腠理不密固,营卫失调所致。

    [症状] 以低热有汗,阵觉微寒微热为证候特点。伴有精神不振,舌质淡红、苔薄白,脉缓。

    [治法] 调和营卫。

    [主方] 桂枝汤加味。

44   肝经湿热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肝胆疏泄功能失常,湿热蕴蓄肝胆,熏蒸肌表,故而午后发热。

    [症状] 以午后低热、胁痛为证候特点。伴有口苦、大便秘结或溏泄不爽,或有黄疸,舌苔黄腻,脉象弦数。

    [治法] 疏肝利胆,清泄湿热。

    [主方] 龙胆泻肝汤加味。

45    食滞郁热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食滞中焦,郁积生热,故在午后阳明气旺之时,发热为著。

    [症状] 以低热午后更甚,嗳腐吞酸为证候特点。伴有呕吐或恶心,大便或秘结或溏泄,少年儿童常有两颊潮红,腹胀按之硬,舌苔厚腻,脉滑。

    [治法] 清热化滞。

    [主方] 保和丸加味。

46    痰饮内停型低热

    [病因] 多由脾失运化,积湿成痰,痰饮内停,阻遏营卫,故见低热微恶寒。

    [症状] 以低热微恶寒,夜热早凉,饮水即呕为证候特点。伴有胸膈痞闷,恶心喘促,肠中有水鸣声,舌苔滑腻,脉滑。

    [治法] 温化痰饮。

    [主方]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加减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蒲辅周

    蒲老认为,内伤低热有气虚、血虚之分,以属气分者多。用甘温除热法,轻则补中益气汤,重则当归补血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党参。低烧偏于血分者,男妇老幼均可用圣愈汤加地骨皮。并认为低烧病人,苦寒药不宜多用,不仅伤败脾胃,苦寒太过亦化燥伤阴。内伤发热,脾胃已弱,药量亦宜轻,宁可再剂,勿用重剂,用之欲速不达,反伤中气。

    姜春华

    姜教授认为,多数病人因发热而导致阴虚,不是由于阴虚而导致发热。如慢性消耗性疾病,由于长期发热以致出现阴虚,假使发热的因素得到解决,则阴虚即可好转。如果不能解决,则补阳亦无效果。这是历来医学上的倒果为因。同样阴虚发热也是如此。

47    潮 热

    潮热是指病人定时发热,或定时热甚。如潮汛之至有一定规律定时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阳明腑实型潮热

    [病因] 表邪不解,人里化热,与肠中有形之邪相结,逐成胃实。

    [症状] 日晡潮流,手足溅然汗出,腹部硬满疼痛,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,或神昏谵语,烦躁不安,舌苔焦黄,脉沉实。

    [治法] 攻下泄热。

    [主方] 三一承气汤。

48    阴虚血亏型潮热

    [病因] 素体阴虚,或汗、下、吐、致亡血、亡津液之后,阴亏液燥,虚火上炎。

    [症状] 午后或夜间潮热,手足心热,心烦失眠,心悸盗汗,神悴消瘦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滋阴养血清热。

    [主方] 清骨散。

49    脾胃气虚型潮热

    [病因] 劳倦内伤,饮食失节,致中气不足而下陷,阴火上乘土位。

    [症状] 上午潮热或午后发热,少气懒言,神疲肢软,自汗,面色白,舌淡嫩,脉虚细弱。

    [治法] 甘温除热。

    [主方] 补中益气汤。

50   暑热伤气型(夏季热,小儿疰夏)潮热

    [病因] 暑热熏蒸,气阴受损。

    [症状] 多在夏季,或早热暮凉,或暮热早凉,口渴引饮,烦躁不安,神疲乏力、饮食不香,舌苔腻,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清暑益气。

    [主方] 王氏清暑益气汤。

51    瘀血内郁型潮热

    [病因] 或跌打损伤,或血热妄行,血滞成瘀,瘀血化热。

    [症状] 午后或夜间发热,口干咽干,漱水不欲咽、腹中积块,或身有痛处。甚则肌肤甲错,两目黯黑,舌见瘀斑或青紫、脉细涩。

    [治法] 活血化瘀清热。

    [主方] 血府逐瘀汤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不恶寒,只发热,盛衰起伏有定时,如潮水之有汛,称为“潮热”。本证有虚有实、都属里证。区别是:虚证由气血亏损引起,大多热能退清;实证由外邪传里、热不退清,至一定时间上升。

    实证潮热、多由外感开始,身热汗出蒸蒸,大便秘结,腹内张痛拒按,每至午后四时左右热势增高,故又称“日晡发热”,属阳明胃家实,严重的能使神昏谵语。治宜攻下,用大承气汤。这是《伤寒论)的治法,必须证实体实,正气能够支持,方可使用。后来《温病条辨》提到邪热最易伤阴和下后正虚邪气复聚,出立护胃承气汤、增液承气汤等,亦可斟酌采用。吴又可说:“正气日虚一日,阴津日耗一日,须加意防护其阴,不可稍有鲁莽”。其意义也在于此。

    虚证潮热,以血虚和阴虚为多,常在午后或夜间发热,伴有心悸、汗出、神疲力乏,脉象细数等虚损症状。多由大失血、大泻后和久病等形成,水渴火炎,真阴消烁,形体日瘦,热自肌骨之间蒸蒸而出,日久则阴愈耗伤,气亦虚弱,故也称“骨蒸劳热”。宜在养血滋阴方内,采用清骨散法。也有上午潮热,下午热退,或饥饱劳倦,中气损伤,营血亦虚,身热心烦,懒言体困,脉大无力,属气虚范围。李东垣有甘温除热法,用补中益气汤,方内升麻、柴胡本有退热作用,勿作单纯升提药看。

    夏天小儿发热,或早热暮凉,或暮热早凉,兼有渴饮,尿多,烦躁,睡眠不宁,往往纠缠不解,至秋凉则自然消退。每见于东南和中南地区,尚无确当病名,暂称为“夏季热”,可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加减。

52    头 热

    即自觉头部发热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肝火上炎型头热

    [病因] 平素情志不舒,或忿恚恼怒,肝郁化火、火性炎上。

    [症状] 头热,面红,心烦易怒,夜寐不安,胁痛,口苦,舌红苔薄,脉弦有力。

    [治法] 清肝泻火。

    [主方] 龙胆泻肝汤。

53    肾阴不足型头热

    [病因] 素体阴虚,或房事不节,耗伤肾阴。

    [症状] 头热,耳鸣,眩晕,腰膝酸软,五心烦热。若阴损及阳,阴阳两虚,可见轰热面赤,汗出,四肢不温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育阴潜阳。

    [主方] 杞菊地黄丸加味。

54    阴盛格阳型头热

    [病因] 外感热病后期,邪客少阴,阴盛格阳,虚阳浮越。

    [症状] 头热颧红,咽痛而烦,下利清谷,四肢厥冷,舌淡苔白,脉沉细欲绝。

    [治法] 从阴引阳,回阳救逆。

    [主方] 白通猪胆方。

55   头 冷

    即自觉头部发冷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厥阴中寒型头冷

    [病因] 外感寒邪,直中厥阴;或伤寒由表人里,传人厥阴。寒邪循厥阳经脉,上逆于颠顶。

    [症状] 头部寒冷,颠顶头痛,欲裹衣被,面色青晦,四肢厥冷,呕恶清涎痰沫,舌苔白,脉沉紧。

    [治法] 散寒降逆和胃。

    [主方] 吴茱萸汤。

56    督脉虚寒型头冷

    [病因] 劳伤过度,久病失养,或寒湿侵淫,虚寒循督脉达于颠顶。

    [症状] 额顶寒冷,可连脊背,得温则减,时轻时重,经久不愈,肢冷畏寒,腰酸腿软,面色苍白无        华,舌淡苔白,脉沉细或迟。

    [治法] 温阳补虚。

    [主方] 鹿茸益精丸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风邪从风府穴上人于脑,头痛脑户觉冷,项背恶寒,名为“脑风”,用神圣散。

    “寒厥头痛”由肝经寒气上逆,也称“厥阴头痛”。痛时脑内觉冷,畏风常欲蒙被而睡,面容惨淡忧郁,微带青晦,呕吐清涎粘沫,四肢不温、脉象沉弦或沉紧。治宜温肝和胃,用当归四逆汤或吴茱萸汤加当归、肉桂。

    头痛从巅顶连及前额,特别怕冷,见风如直入脑户,痛亦偏在巅顶和前额,但并不剧烈,得温轻减,脉象虚细。由于督脉虚寒,阳明脉亦衰,用鹿角胶、熟地、熟附片、白芷、川芎、升麻,煨姜温养。

57   头面轰热

    [病因] 久病之体,耗气伤阴,阴虚火旺。

    [症状] 头面阵阵自觉发热,颊红耳赤。常伴见汗出、颧红、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即消失,舌淡红,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滋阴补肾。

    [主方] 六味地黄丸加味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头面一阵一阵觉热,颊红耳赤,或伴汗出,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即过,俗称“上火”,系阴虚证候之一。如无其他症状,宜常服六味地黄丸。

58    面 热

    [病因] 病后脾胃损伤,中气不足,虚火上蒸于面。

    [症状] 面热,动则加重,入夜尤热。微恶寒,头晕,身倦,乏力,少食,脘腹饱闷,气短,喜睡,面色不赤,舌淡苔白,脉缓无力。

    [治法] 调补脾胃。

    [主方] 补中益气汤加减。

59   夜半头顶冰冷

    [病因] 由于阴阳不调,不相顺接。夜半阳气当旺之时,气不能通达,故表现在诸阳相汇的百会穴处发凉。

    [症状] 夜半突感百会穴处冰凉,眉心至鼻准处也有凉感,上下呈一条线状。伴有鼻窍干燥,恶心,咯痰不爽,舌红苔白微腻,脉紧。

    [治法] 交通阴阳。

    [主方] 吴茱萸汤加减

60    腹 冷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脾胃阳虚型腹冷

    [病因] 过食寒凉之品,致郁遏脾阳,脾阳不足,不能温煦于腹,故冷。

    [症状] 脘腹中常觉发冷或作痛,反酸或泛吐清水,畏寒喜暖,神疲肢倦,大便溏泄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

    [治法] 温补脾阳。

    [主方] 小建中汤。

61    肾阳虚衰型腹冷

    [病因] 素体阳气不足,房事不节,或大病久病将息失宜,致下元虚惫,肾中阳气不能蒸腾。

    [症状, 腹中发冷,五更泄泻,腰膝酸软,夜尿频频或小便余沥不尽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,尺部微弱。

    [治法] 温肾壮阳。

    [主方] 肾气丸合四神丸。

62    冲任虚衰型腹冷

    [病因] 先天禀赋不足,后天发育不良,或房事过度,孕产乳众,或经期冒雨涉水,致冲任受损,寒凝胞宫。

    [症状] 腹中发冷,小腹尤冷,经期延后,量少,色淡,或挟血块,或带下清稀,或难以受孕,或两眼圈发黑,舌胖暗淡边有齿痕,苔薄白,脉细迟。

    [治法] 调补冲任、温经散寒。

    [主方] 温经汤。

63    寒滞肝脉型腹冷

    [病因] 外寒中厥阴经。

    [症状] 腹部发冷以少腹为甚,并牵及睾丸坠胀疼痛,或阴囊收缩,受寒更甚,得热则缓,或四肢发凉,舌苔白滑,脉沉弦或迟。

    [治法] 温肝散寒,畅通气血。

    [主方] 暖肝煎。

64   胸腹灼热

    [病因] 寒饮留伏经隧,阻遏阳气外达。

    [症状] 全身畏寒,而唯独胸腹灼热如火燎,口燥,咽痛、鼻塞不利,呼吸闭塞,气短,四肢厥冷,口唇发紫,项背强痛,饮食不香,舌质正常,苔厚略腻,脉沉滑。

    [治法] 祛寒通阳。

    [主方] 阳和汤。

65   夜半胸热

    [病因] 由于瘀血壅滞胸中,郁而化热。

    [症状] 每到夜半,即胸中烦热而惊醒,余无其他症状。

    [治法] 活血祛瘀。

    [主方] 丹参舒膺饮

66    背 热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肺火型背热

    [病因] 肺火炽盛。

    [症状] 背部发热,午后加重,咽干咳嗽,咳吐黄痰,胸背胀痛,面赤,大便秘结,舌红苔黄,脉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清肺降火。

    [主方] 泻白散。

67    阴虚型背热

    [病因] 肾阴不足。

    [症状] 背有热感,晚间热增、腰背酸痛,手足心热,夜寐盗汗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滋阴清热。

    [主方] 知柏地黄丸。

68    背 冷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外感风寒型背冷

    [病因] 风寒侵袭肌表。

    [症状] 背部恶寒,发热,头身痛,苔薄白,脉浮紧。

    [治法] 解表祛风散寒。

    [主方] 九味羌活汤。

69    阳虚阴盛型背冷

    [病因] 素体阳弱、寒从内生。

    [症状] 背冷喜温,口淡不渴,面色苍白,手足逆冷,大便浠搪,小溲清长,舌质淡,苔白而滑润,脉沉迟。

    [治法] 温经助阳,散寒化湿。

    [主方] 附子汤。

70    痰饮内伏型背冷

    [病因] 久病体弱,或年老气衰,脾,肾阳气不足,水湿凝聚成饮痰饮留积,阳气被遏。

    [症状] 背寒如冰,咳嗽或喘,痰多稀薄而色白,头目眩晕,不欲饮水,或喜饮而不多,腹部胀满,饮食不香,全身倦怠乏力,或四肢浮肿,舌苔白滑,脉沉滑。

    [治法] 健脾除湿。

    [主方] 延年茯苓饮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阳气虚弱的人,常觉背冷,用圣愈汤加桂枝。《古今医鉴》有御寒膏外贴法。

    “痰饮”病严重的常觉背心一片冰冷,乃脾肾阳虚现象。

71    脊 热

    [病因] 血海空虚,虚热循经人于脊里。

    [症状] 脊里发热,朝轻暮重,头晕目眩,舌红少津无苔,脉弦细而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敛阴抑阳。

    [主方] 清骨散加减

72    五心烦热

    五心烦热是指两手两足心发热,并自觉心胸烦热,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状之一。多由阴虚火旺,或病后虚热不清,以及火热内郁所致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阴虚火旺型五心烦热

    [病因] 肺阴耗损,或劳倦过度,或肝阴虚,肝胆火偏旺,或房事不节,肾精亏损。

    [症状] 五心烦热,午后尤甚。常欲手握冷物,卧时手脚喜伸被外,遗精盗汗,颧红,腰酸膝软,口燥咽干,舌质殷红,光剥少苔,脉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养阴、清热、除烦。

    [主方] 清骨散。

73    血虚肝火型五心烦热

    [病因] 肝脾受损、生血、藏血失职,遂致血虚肝火偏盛。

    [症状] 午后两手足心热,稍有烦劳则加重,神疲身倦,气短懒言,心悸怔忡,饮食不香,头目弦晕,舌质淡,脉细弱或细涩。

    [治法] 调肝理脾。

    [主方] 补肝汤。

74    邪伏阴分型五心烦热

    [病因] 外感失治,误治,余邪留伏营阴。

    [症状] 两手足心热,心烦不眠,暮热早凉,热退无汗,能食形瘦,舌红少苔,脉弦细略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滋阴透邪。

    [主方] 青蒿鳖甲汤。

75    火热内郁型五心烦热

    [病因] 枢机不利,阳郁不达。或外邪未解,过用寒凉,冰伏其邪。或过食生冷,抑遏胃阳,不得泄越。

    [症状] 五心烦热,胸闷,情志不舒,急躁易怒,头胀,口苦,尿赤,妇女则经行不畅,舌红苔黄,脉沉数。

    [治法] 升阳散火。

    [主方] 升阳散火汤。

76    身热肢, , 厥

    在热病过程中,同时出现既有发热,又有肢冷的症状并存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热入心包型身热肢厥

    [病因] 外感热病后期,热邪人里,逆传心包,或暑热之邪,遏闭于内。

    [症状] 壮热不退,手足厥冷,头痛面赤,胸闷气粗,烦躁谵语,继则神昏,小便黄赤,舌质红绛而干,脉滑数或洪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泄热达郁,清心开窍。

    [主方] 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。

77    阴盛格阳型身热肢厥

    [病因] 外感热病后期,误用汗、吐、下后,阳气衰微,阴寒内盛,格阳于外。

    [症状] 身热面红,咽燥而痛,手足厥冷,下利清谷,舌淡苔白,脉沉细欲绝。

    [治法] 回阳救逆,通阳复脉。

    [主方] 通脉四逆汤。

78    手足厥冷

    别名“手足逆冷”“四逆”,系指手足四肢,由下而上冷至肘膝的症状。

    内疗辨治

    阳气衰微型手足厥冷

    [病因] 素体阳虚,或寒邪侵入少阴,阴寒内盛,阳气衰微,不能温运四肢。

    [症状] 手足厥冷,形寒踡卧,面色苍白,精神萎靡,下利清谷,舌质淡,苔白润,脉微细欲绝。

    [治法] 回阳救逆。

    [主方] 四逆汤。

79    热邪内郁型手足厥冷

    [病因] 外邪化热人里,里热过盛,阳气郁闭不能达于四末。

    [症状] 手足厥冷,无汗,高热,面赤,心烦,口渴引饮,神志不宁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质红绛,苔黄厚干燥,脉数。

    [治法] 清热泻火通腑。

    [主方] 白虎承气汤。

80    阳气郁阻型手足厥冷

    [病因] 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气机不宣,阳郁于里,不能通达四肢。

    [症状] 手足厥冷,胸胁苦闷满,嗳气不舒,呕吐下利,或腹痛,或小便不利,苔薄白,脉弦。

    [治法] 疏郁通阳,宣达气机。

    [主方] 四逆散。

81    血虚受寒型手足厥冷

    [病因] 素体血虚,感于寒邪,寒邪凝滞,血液运行不畅,不能达于四肢。

    [症状] 手足厥冷,四肢发凉,形寒身痛,皮色青白,或有脘腹冷痛,舌质淡红,苔白薄滑润,脉沉细。

    [治法] 温养血脉,逐寒和营。

    [主方] 当归四逆汤。

82    痰湿内阻型手足厥冷

    [病因] 痰湿郁内,胸阳不得宣发。

    [症状] 手足厥冷,胸脘满闷,喉间痰声漉漉,或呕吐痰涎,饥不欲食,舌苔白腻,脉沉滑有力。

    [治法] 行气解郁豁痰。

    [主方] 导痰汤。

83    蛔虫窜扰型手足厥冷(蛔厥)

    [病因] 蛔虫窜扰,气机逆乱。

    [症状] 手足厥冷,上腹阵痛,呕吐清水,或吐蛔,或烦渴,舌质淡或黯,舌苔薄润,脉沉细或沉弦。

    [治法] 温脏安蛔。

    [主方] 乌梅丸。

    名家经验学说

    秦伯未

    手足冷,称做“清”,冷过腕、踝,称做“厥”,冷过肘、膝,称做“逆”。所以轻者称为“厥冷”,重者称为“厥逆”。一般四肢冷,多为寒证,称为“寒厥”或“阴厥”,伴见形寒、面青、踡卧、大便泄泻,脉象微迟,用四逆汤。同时在伤寒、腹泄以及一切虚弱证在严重阶段见到肢冷,均为阳气虚弱和垂绝现象,用附子理中汤、参附汤扶阳。

    内热郁结,出现四肢冷、称为“热厥”或“阳厥”,伴见身热、面赤、烦热、便秘、小溲短赤,脉象滑数。也有肢冷转温,温后又冷,反复发作,叫做“热深厥深”。凡热深厥亦深,热微厥亦微,不可误作阴寒,应用四逆散、火郁汤治疗。

    血虚患者,手足也多冷,甚至睡后下肢不易温暖,必须全面分辨。

    痛证如胃脘痛、腹痛等,当痛势剧烈时,往往手足发凉,痛缓自温,不须回阳。

84    双手发热

    [病因] 气血双虚、气阴不足。

    [症状] 双手腕至指尖烧灼如焚,难以忍受。心烦,指甲青白无华,口苦舌燥,脉洪大重按无力。

    [治法] 甘温退热,益气补血。

    [主方] 补中益气汤合当归补血汤加减。

85    指尖发热

    [病因] 血虚肝郁,肝失条达。

    [症状] 两手指尖灼热,遇冷反而更热甚,外无红肿寒热之象,胸闷不舒,舌淡红,苔薄白微黄,舌根苔剥,脉细。

    [治法] 养血舒肝,解郁清热。

    [主方] 经验方。

86   肛 冷

    [病因] 督脉主一身之阳。督脉起于会阴。坐卧湿地,寒湿之邪伤及督脉,故肛冷。

    [症状] 肛门周围发冷如坐冰上,常站立而不欲坐。伴有脊背强痛如触电,舌胖大,舌边有齿印,苔薄白,脉沉缓。

    [治法] 温督除寒,强筋健骨。

    [主方] 四逆汤加减。

87    腿 热

    [病因] 痰热瘀阻经络。

    [症状] 夜间肢腿发热,每晚10点至次晨5点钟许尤甚。无论冬夏季节,每夜必将肢腿伸出被外。伴有精神抑郁,腹部胀满,口干不欲饮,小溲短少微黄,舌质紫黯,苔薄黄,脉沉滑有力。

    [治法] 清化顽痰,活血通络。

    [主方] 经验方

88   双脚心冬冷夏热

    [病因] 系肾阴阳两虚所致。

    [症状] 每年夏季双溺泉穴处,灼热如焚,扪之局部微热。冬季则又感两胫以下至足心冷如冰。伴有颧红、舌红、脉细数。

    [治法] 补水制火。

    [主方] 金匮地黄丸

脏腑机能调整 版权所有.
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如侵权到版权,请与王英华一脏腑机能调整网站联系,将及时删除!
联系人:王英华 手机:13869388629
您是第 位访客 鲁ICP备08106901号